收藏本站|设为首页|联系我们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党史研究 > 党史事件

《军民大生产》:诞生在马栏的经典红歌

日期:2024-02-28  来源:  点击:4913

   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经典名曲《军民大生产》,曲调雄壮欢快,歌词鼓舞人心,南北传唱,广为人知。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张寒晖在南泥湾参加大生产运动时填词创作的,但其实它的诞生地是在旬邑马栏。

   张寒晖,原名张兰璞,字含晖,1902年5月出生于河北定县(今河北省定州市),被誉为“人民艺术家”。1945年,国民党顽固派正在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磨擦和经济封锁,为了守好边区南大门,关中分区军民积极克服困难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,全分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时任边区文协戏剧委员会委员的张寒晖,为了响应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精神,决定到关中分区去深入基层,收集素材,开展艺术创作。

   来到马栏后,张寒晖选择在关中八一剧团蹲点。关中八一剧团的前身之一是西北剧团,张寒晖1941年在关中分区工作期间曾同西北剧团有过接触,和原西北剧团的演员们比较熟悉。张寒晖来到剧团的当天,剧团正在马栏演出。听说张寒晖从延安长途跋涉过来,剧团的领导和演员纷纷前来看望。再次见到故交,大家都十分高兴,张寒晖不顾旅途的劳累,兴致勃勃地说:“找你们不必问路,顺着鸡蛋皮走准能找到。我这就是按照柯仲平同志教给我的办法,一路踩着鸡蛋皮追上你们的!”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。张寒晖接着说:“这大量的鸡蛋皮,代表着广大群众对你们演出的评价”。

   这个关于“鸡蛋皮”的典故,是流传于群众中间的一段有关演员观众一家亲的佳话。当时剧团活跃在边区群众之中,他们十分注重庄稼汉的爱好,编演庄稼汉喜闻乐见的节目。剧团要在某村唱戏的消息一传开,周围数十里的庄户人都赶来观看。演出以后,乡亲们提着一篮篮鸡蛋来送行,演员们实在推辞不掉,于是剧团走一路,鸡蛋皮丢一路,逐渐演变成了“鸡蛋皮”的故事。

   此后,张寒晖就在剧团常驻下来。他一方面帮助剧团改进工作,当年轻演员的业务教员;一方面跟随剧团深入乡村,到群众中寻找创作灵感。关中八一剧团当时有60余位演员,大部分都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,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秦腔和眉户,但对戏剧、音乐等艺术理论知识懂得很少。张寒晖就主动给他们上课,有时给讲演员的角色塑造,有时专讲“假戏真做”,有时分析演员表演的“由内到外”,有时教乐理,有时讲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……内容丰富多样。张寒晖边讲边作示范,十分生动,深深地吸引了剧团的青少年演员。

   不久,张寒晖随关中八一剧团到陇东进行慰劳军民巡回演出,从马栏到正宁、宁县,再到庆阳、华池、环县,一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。有一天,张寒晖在驻地的村里看到房东大娘推碾的时候,哼着动听的民歌,询问后才知道唱的是《推炒面》。这首歌调子悲壮,用的都是苦音,是一首反映妇女痛苦生活的歌曲,听起来特别凄苦、伤感,给张寒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   几天后的一个早晨,张寒晖扛着锄头正要下地,看到村西头有一家在盖新房,几位亲戚帮主人打地基时,唱着打夯号子。风格独特的《夯歌》立即吸引了张寒晖的注意力,他不由自主停住了脚步,细听他们的《夯歌》合唱。

   当一人领唱的时候,大家就把大木夯高高地抬起来,当大伙合唱“嗬咳”的时候,就一齐撒手让大木夯实实地落在地基上。《夯歌》的领唱者是一位有经验的“夯头”,号子唱得特别好,他不时唱出幽默逗乐的词句,引得打夯的小伙子哈哈大笑。张寒晖放下锄头,认真听了一会儿,发现调子很耳熟。这不就是《推炒面》的调子吗?怎么现在听起来这么热烈,这么有力量,与《推炒面》的味道完全不一样!这时,一个小伙子喊着:“老张,来跟我们一块儿打夯吧!”张寒晖赶快走入打夯的人群中,和大家一起唱着歌,使劲地干了起来。其间他仔细品着打夯号子的味道,不由得感叹,农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真不小,一首悲伤、低沉的《推炒面》,略加变化,竟成了一首雄壮有力的打夯号子,民间音乐太有魅力了!

受《推炒面》和《夯歌》的启发,张寒晖开始琢磨创作新作品。一次行军途中休息的时候,张寒晖将演员们召集到一块,说:“今天我教大家唱一首《边区十唱》,这是根据民歌《推炒面》的调子填的新词。”说着,他就一句一句地教大家唱开了。

   “四二年呀么,嗬咳,大生产呀么,嗬咳,边区的男男女女,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,齐动员呀么嗬咳。变工队呀么,嗬咳,唐将班子么,嗬咳,劳动的组织,西里里里察拉拉嗦罗罗罗太,爬满了山呀么嗬咳。妇女们呀么,嗬咳,更不同呀么,嗬咳,手摇着纺车,吱咛吱咛吱咛吱咛嗡嗡嗡嗡吱,纺线线呀么嗬咳。”

   这首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,反映了边区军民发展生产、团结抗战的高涨情绪,大家一听就非常喜爱,一学就会。张寒晖在用民歌《推炒面》填词的时候,改变了原曲的速度、节奏和装饰音的用法,充分发掘了原曲朴实刚健的内涵,同时从《夯歌》中吸取营养,把《边区十唱》当作一首劳动号子来处理,使其具有了豪放、粗犷、雄壮的特点。这是张寒晖到关中分区深入生活后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初步收获。一首不平凡的歌曲,就这样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热潮中诞生了。

   不久,《边区十唱》 被关中八一剧团采用领唱、齐唱、轮唱的形式搬上了舞台,不论是在舞台上,还是在集市广场上,都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,为了增强《边区十唱》的演出效果,关中八一剧团的演员们又创新演出手法,对它的表演形式进行艺术加工,让演员们化装成农民、八路军等不同人物,导演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,使之成为一个载歌载舞的节目。为了适应节目形式的调整和大生产运动的新需要,后来张寒晖又对《边区十唱》进行了再创作,补充了部分内容,扩充为十段歌词,使《边区十唱》的内容更加丰富、生动,歌曲也显得更加完整了。从此,《边区十唱》成为关中八一剧团的保留节目,从关中分区演到陕北、演到山西、演到西安、演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

  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进一步提炼和修改,《边区十唱》的歌词被精减到五段,并定名为《军民大生产》。1964年,国家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《东方红》时,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定将张寒晖创作的《松花江上》《军民大生产》两首歌曲编入其中。至今,这两首歌仍是全国耳熟能详的经典红色名曲,激励中华儿女不断砥砺前行。(市委党史研究室)
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