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1年9月18日,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强占中国东北三省的侵略战争,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难之中。此时,咸阳各地中共组织在遭受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残酷镇压和破坏后,刚得到恢复和发展,便在发动和领导咸阳人民进行土地革命的过程中,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,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。
1931年10月,在中共武字区委的领导下,三原武字区教育促进会在学校师生中开展了抗日救亡宣传,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。礼泉旅省学生史克寿、魏光祖、刘铭功等组织返乡抗日宣传队,率领仓坊巷小学爱国师生游行示威,向国民党县党部请愿,高呼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”“打倒卖国贼”“对日宣战,收复失地”“誓死不做亡国奴”等口号,号召爱国同胞不买日货,抵制日货。1932年1月,武字区反日救国会动员2000余名群众,于腊八古会手持梭镖、长矛、大刀,在三原县城举行了反日示威游行,要求国民党“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”。泾阳、旬邑、武功等地也开展了抗日宣传活动。
1935年12月,华北事变爆发,中华民族到了空前严重的危急关头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北平学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“一二·九”抗日爱国运动。北平学生的这种爱国主义壮举,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。在“一二·九”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,咸阳各地学生也迅速地投入到这一爱国行动中。三原县城的三原中学、工职、女中等校爱国学生,举行罢课游行、下乡宣传、建立学生抗日救国会等组织,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。
1935年冬,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派乾县籍共产党员张庚良回县恢复党的组织。经张庚良广泛联络,结交挚友,于1936年初建立了中共乾县特别支部,并发展了一批党员,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,壮大了党在乾县的力量。5月,张庚良与临时省委特派员吕剑人、刘庚、张涛等,以铁佛寺保安分队为突破口,开展对非法武装的改造工作。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,张庚良通过各种关系打入保安分队内部,并担任分队长,以合法身份做策反工作。在张庚良等人的努力下,保安分队很快发展到200余人,各种枪械200多支。同时,吸收部分贫苦青年农民参加保安分队,发展进步队员入党,并进行教育改造、训练,使保安分队的成分有所改变,战斗力得到增强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指示加紧起义准备,适时把保安分队拉出来,成立陕甘边抗日联军。10月7日,张庚良等与中共永寿组织领导人严克伦就攻打永寿县城、收缴地方反动武装、破坏西兰公路交通等问题交换了意见。当晚,张庚良等率领部队攻入永寿县城,经过激烈战斗,击毙了国民党永寿县长祁云石,收缴县警卫队长短枪100多支,并砸开了监狱,释放了在押政治犯和无辜群众。翌日晨,部队撤离永寿县城,到乾县梁山坊里村休整,并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的保安队,建立陕甘边抗日联军,由张庚良任司令员,刘庚任政委兼参谋长。联军下编三个大队一个特务队,各大队再编中队、分队,共300多人和十多匹战马。随后,张庚良、刘庚领导陕甘边抗日联军在向西行进中,首先攻占了永寿县的店头镇,接着又攻占了扶风县的天度镇,最后去了凤翔、岐山一带活动。所到之处他们打土豪、分财物,张贴标语,宣传抗日,一路上得到群众的拥护,国民党当局几次派兵追剿都被击败。在地方部队多次追剿没有结果之后,国民党当局从陕北调来东北军独立10团对付联军队伍,并让永寿、麟游等县的保安大队配合围剿。12月,陕甘边抗日联军途经永寿县岳御史村时,被东北军团团包围,战斗中伤亡惨重,处境十分不利,为保存实力,张庚良、刘庚决定部队分散突围。陕甘边抗日联军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,在中共陕西临时省委直接领导下,公开打出抗日旗号的武装部队。这支武装力量的建立与活动,不仅对全省革命形势是极大的促进,也为保卫陕北根据地、保卫党中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。
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,使蒋介石被迫接受了我党提出的“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”的主张,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。1936年12月25日,中共陕西省委正式恢复建立,咸阳各地党组织也逐渐恢复建立起来,并在群众中进行了广泛的抗日救国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宣传,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,并领导群众实行减租减债、救济贫民、改善群众生活;为红军筹集粮款,慰问红军将士,动员青年参军等。通过宣传教育活动,扩大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,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。
特别是在中国工农红军陆续进驻三原、泾阳等地后,三原、泾阳等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达到了新的高潮。1937年1月,中共陕西省委迁至泾阳县云阳镇后,积极帮助当地建立各种爱国团体。不久,泾阳县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(简称民先队)成立,并发展了十多名队员。此时,共产党员杨雨霖在云阳小学成立了少先队组织;泾阳县东乡磨子桥王耿介(共产党员)在高陵岳华小学也建立了少先队和民先队组织。1月11日,泾阳县各机关、学校等30多个团体1.5万余人,携带枪械戈矛在民众体育场举行了泾阳民众武装大会。1月下旬,泾阳县口镇人民救国会、商人救国会、学生救国会相继成立。之后,在“三会”的基础上成立了泾阳县口镇抗日联合会。泾阳县口镇抗日联合会派员分赴各地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,使许多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加红军,要求上前线,抗日杀敌。1937年3月,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三原队部成立。同年夏,在中共三原中心县委领导下,民先队组织已在各中、小学普遍建立,队员发展到300多人。同时,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发动和团结各阶层人士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,使三原成为渭北各县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。
1937年3月,中共关中特委在淳化县城设立红军募补处,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,动员群众捐钱、捐粮、捐物资,支援前线。经过红军指战员的宣传教育,淳化人民抗战热情高涨。3月下旬,淳化县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在县第一高级小学召开,成立了淳化县抗日救国会,到会代表200余人。从此,淳化人民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投入到抗日救国的革命洪流中。
卢沟桥事变后,咸阳各地中共组织立即充分发动群众,建立各界人民抗日救亡团体,分赴农村和城镇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活动。从此,咸阳各地抗日救国的群众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。(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)